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”是国内所有名校都在喊的口号。然而,为什么我们宁愿花大钱申请出国,也不愿选择国内的所谓名校?
我们的大学:拿到钱常常用来盖大楼,学校算得很明白:学生来来去去,最终不是学校的资产。大楼是要永远留在那里的。更有甚者,是对学生乱收费。学生还没有毕业,就觉得自己被剥了一层皮。你能指望这样的学生成功后会回来孝敬学校吗?
而看看人家:各个名校,永远把学生看作自己最宝贵的资产。也只有这样的大学,才是真正的一流大学。
哈佛商学院2003年正式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运动,目标是募集5亿美元。
根据2006年2月6日公布的数据,募捐成果大大超过了原来的目标,达到6亿美元。这是世界商学院中所募集到的最大的金额。
哈佛有钱,这并不是什么新闻。若仅凭一个钱字,也不值得我们在这里费笔墨。但是,这笔钱背后的理念,却值得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改革中深思。
我一直批评北大、清华这种名校展开的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”的运动。这并不是因为操办者口口声声要模仿美国模式,而是他们在模仿时偷工减料,放弃最关键的环节,学最皮毛的东西。